番茄紅醬
最常見的醬料,卻不一定好吃健康,太多餐廳都是用番茄罐頭,而這種加工食品都多了添加物,也無法保留番茄最初的原味,餐廳常常端出主打有機蛋的歐姆蛋料理,蛋香四溢口感滑嫩卻忽略了番茄底醬的品質,有的或許還加入了市售的番茄醬。
我自從吃過一次自己煮的番茄紅醬後,番茄罐頭或是番茄醬所帶給我的感受就大不如前了,味蕾是會記憶的,遍尋這些美好味道後,在秋冬大番茄盛產之際,我總是會熬一鍋濃濃的番茄底醬冷凍備用,任何時候都能享受這酸甜滋味。
用健康和美味理念餵養著自己也餵養著家人,沒想到今年反而是我老爸想念了,於是他提著一大袋的番茄要我為他煮這一鍋的幸福,而這份幸福,也分享給你們。
進口的番茄罐頭其實味道是比新鮮番茄濃郁的,但是加工食品往往會流失鉀增加鈉,我寧願選擇新鮮番茄利用調味的方式做出自己喜愛的味道。製作番茄紅醬的同時,需要蒜味增添香氣,但是蒜頭若炸過頭再熬煮會有臭油味反而破壞紅醬的風味,所以我都會將蒜頭撈起,
而既然要將蒜頭撈起,不如就製成蒜片或蒜酥,一方面可以另作使用,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紅醬有淡淡的蒜香。
紅醬的重點是新鮮的番茄,而秋冬正逢大番茄盛產期,滋味也最好,加入一小片薑片和檸檬葉熬煮反而是絕妙風味,
我們家吃酸,所以我會再加上兩大匙的檸檬汁,佐以椒鹽、醬油以及少許甜辣醬等調味來製作出最適合自己家庭的味道。
新鮮番茄和洋蔥熬煮的醬汁,美味濃郁 ,也不乏纖維質,這也是我偏愛紅醬勝過白醬的原因,以下就是我的食譜:
§§材料
◎番茄 : 洋蔥 = 3 : 1 (這次我用了七顆牛番茄和三小顆洋蔥)
1.洋蔥洗淨剝皮,切小塊備用
2.番茄洗淨切小塊備用
◎三大顆蒜頭洗淨切片過熱水備用 (炸蒜片,炸完後將蒜片撈起,只要油脂有蒜味即可)
tips:蒜片要好吃,除了要薄以外,過熱水也不可少喔! 否則蒜片炸起來容易焦黑味苦
◎沙拉油 三大匙 (因為要中高溫翻炒,一般橄欖油發煙點較低,所以在這裡我選擇沙拉油)
◎調味料
1.薑片一片
2.檸檬葉一片
3.米酒一大匙
4.鹽巴適量
5.椒鹽一湯匙
6.醬油一大匙
7.甜辣醬一湯匙 (可用少許糖和辣椒取代,不加也無妨)
8.檸檬汁兩大匙
§§作法
1.熱三大匙沙拉油,加入過完熱水瀝乾的蒜片炸至金黃撈起
tips:炸蒜片最重要的是火候,油溫要中高,攪動讓蒜片平均受熱,金黃色就盛起,可瀝完油風乾後存放
2.加入切小塊的洋蔥炒至金黃熟透,加入一點鹽巴炒軟 (因為滲透壓的關係,加入鹽巴後洋蔥內的水分更易釋出,軟化得更快喔)
3.視洋蔥軟化且帶有焦黃色後加入切塊番茄翻炒,蓋上鍋蓋悶軟至番茄釋出水分
4.倒入開水高過食材,加入一小片薑片和檸檬葉以及一大匙米酒熬煮,蓋上鍋蓋悶煮至軟爛約15分鐘,不時攪拌以防焦底
5.燉煮完成後成品應該是漂亮的紅色以及濃稠,番茄已軟爛近乎分離,這時取出薑片和檸檬葉
6.我會取出1/2的成品入調理機打碎,留1/2的口感 (果汁機也可以打碎,但建議放涼)
7.最後再將打碎的部分倒回鍋中,煮至沸騰轉小火並適量調味、補水 (潤洗調理機殘存的番茄渣後再倒入就不浪費了)
8.這樣的比例我會補上兩大匙檸檬汁,不敢吃酸可以斟酌但是酸度可以提升番茄的風味,再加入醬油一大匙以及適量椒鹽和胡椒調味,最後我會再加上一湯匙甜辣醬,吃不出辣味來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!
完成的番茄紅醬可以分裝冷凍保存,下次想吃紅醬義大利麵、蕃茄燴麵、羅宋湯都可以很方便的拿出來使用囉!單純拌飯吃也很美味,完成之際,我老爸就迫不及待的端著白飯舀了一大匙番茄醬當蓋飯吃了!
我這幾周也立刻試了超多料理的:
番茄蛋沙拉&炸蒜片 (利用番茄紅醬取代高熱量美乃滋)
厚豬排薯泥三明治佐番茄醬
番茄海鮮燉飯
吃不完的燉飯還可以延伸成鑲嵌料理.........
山珍海味盡在肚中的 小卷飯
延伸食譜連結:
小螺仔一次教會你濃郁版和低卡版蒜味白醬 【濃郁&低卡版】蒜味白醬
小螺仔告訴你十五分怎麼只用一個鍋子煮好蒜味南瓜濃湯 【極簡低脂版】蒜味南瓜濃湯
小螺仔的秘密低卡荷蘭醬,想吃班尼迪克蛋卻怕胖? 快來試試 【低卡新配方】班尼迪克蛋/低卡荷蘭醬
§§營養小單元
大番茄的熱量滿低的一顆只有25大卡,而較甜的小番茄五顆也將近25大卡喔!而且茄紅素也高居所有蔬果之首!
一般營養素經加熱後,都會出現流失現象,導致吃進去的營養素成分大減。但茄紅素卻剛好相反,由於它在植物成分中相對穩定,即便加熱也不會有流失的疑慮,反而使茄紅素結構改變得更容易吸收,細胞壁被破壞,茄紅素釋放的更多。加上茄紅素為脂溶性的營養素,在烹調的過程中加點油,會更容易讓人體吸收。
from Ihealth愛健康 ←點我延伸閱讀
喜歡的話請不吝惜按推,若有人需要以上資訊也歡迎分享喔!